【设计师的反网红宣言】比起打卡照,我更想设计「会呼吸的日常」🌿
日期:2025-04-22 17:25:37
在设计院工作时,曾负责过一个网红民宿的露台改造。业主甩来手机:「照着这个 INS 爆款抄,白色栅栏、摩洛哥地砖、悬浮躺椅,要让客人来了就拍照。」但当我站在露台上,看着呼啸的穿堂风掀飞遮阳伞,光滑地砖上的青苔让保洁阿姨滑倒三次,突然意识到:网红设计像速食泡面,好看却难消化,真正的好露台,该装得下生活的「烟火褶皱」。
一、网红滤镜下的「空间错位」:当设计沦为背景板
见过太多「拍照好看,使用鸡肋」的露台:
二、「去滤镜化」设计:让空间服务于「第 101 次使用」
接到纪录片导演陈姐的委托时,她只说了一句话:「我想要一个,能让我忘记在镜头前的地方。」
三、网红元素的「在地化转译」:让风格长出「本土根系」
并非全盘否定网红元素,而是主张「转译」——
四、设计师的「反完美」哲学:允许空间「长出自家味道」
陈姐的露台完工半年后,我去回访,发现:
这让我想起日本建筑师吉冈德仁的话:「好的建筑,是让人忘记它的存在,只记得生活的温度。」当我们不再执着于「打造网红打卡地」,而是问业主:「你想在露台上,重复发生什么微小的幸福?」—— 答案可能是给妻子煎牛排时随手摘片迷迭香,是看父亲在花池边笨拙地学浇水,是孩子第一次在露台上数到 20 颗星星。这些细碎的、具体的、带着个人印记的场景,才是露台该有的「灵魂滤镜」。
作者:河南梵意园林景观设计